网站支持IPV6

个人中心 繁体版 简体版 长者助手 无障碍辅助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安全宣传“五进”

安全宣传“五进”专栏 | 寓教于乐,安全从我做起

信息来源: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3-05-17 字体: [大] [中] [小]

  越秀区

  5月14日,小朋友们走进幼儿园发现:“咦!幼儿园来了个大黄蜂?”原来是“移动宣教车”开进越秀区市二幼了。

  “移动宣教车”体验区 

  “大黄蜂”移动宣教车外形像大巴,车厢内大有乾坤,充满“科技感”,有多个应急安全宣教的多媒体互动设备,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观学习。

图片

 4D逃生演练 

  “呜呜呜……”警报响起,车厢内逐渐弥漫起了烟雾,在宣教员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一手捂住口鼻,弯腰低头,有序地迅速离开车厢。

  “好大的烟啊”,“发生火警时我们不能慌张……”演习结束后,小朋友们还在讨论。宣教车上配置了4D逃生演练设备,真实模拟了着火时的浓烟环境,让小  朋友们真实体验了4D火灾逃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深刻感受。

  消防逃生气模体验区 

  小朋友在老师和宣教员的带领下进入模拟火场进行火警逃生体验。小朋友们按照宣教员的指引:右手捂口鼻,低头弯腰,左手摸墙顺着墙壁走,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如何在火场中快速、安全逃生。

图片

 应急救护模拟区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吗”?“当发生火灾时求救电话号码是多少呢?”“如果被糖果卡住喉咙,应该怎么办呢”?宣教员向大家亲身示范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还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注意事项。

   应急安全知识宣教区 

  现场还放置了安全知识展板,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火灾逃生技能、地震逃生、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小朋友们在宣教员姐姐的指导下详细了解了各项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

图片

  本次沉浸式、互动式安全应急公益宣教活动,让老师和小朋友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应急安全知识。有效提升幼儿园师生的安全意识、应急处置能力与安全素养。

  白云区

  近日,2023年白云区安全宣传“五进”暨“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启动。活动以“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大力营造全社会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浓厚氛围。

图片

  白云区启动防灾减灾宣传“五进”活动,展示各类应急救援技能。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服务......”活动当天,白云区应急救援24支镇街方队、10支救援方队共300多人庄严宣誓,表达做好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的决心与信心。活动现场设置了科普咨询区、动态展示区、互动体验区等不同区域,搭设了15个展位,邀请了多个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密切关联的部门与单位参加。群众不仅可以现场进行防灾减灾相关内容的科普咨询,还可以了解白云区各应急救援力量及装备情况。

图片

  在互动体验区,群众现场学习心肺复苏、绳索使用、家庭常用灭火技巧等急救技能。欧女士在互动体验区学习了多个项目的急救技能,她表示,这些技能都非常实用,特别是心肺复苏技能,“家里有老人,而且有心脏病,学会了这个技能,老人的安全多一份保障。”不少群众表示,他们目前获取防灾减灾的知识主要通过线上学习,希望线下可以有更多体验式的学习机会。

图片

市民朋友观摩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白云区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结合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开展,在全区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着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五进”工作,大力营造全社会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浓厚氛围,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白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天河区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强化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避险与自我救护能力,近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城市救援志愿服务队到泰安小学为师生开展应急救护公益培训专题讲座!

图片

  在培训课上,广州市红十字会城市救援志愿服务队包明龙老师通过真实案例、现场教学、真人模拟示范、受训对象亲身体验等方式,为同学们重点讲解了预防溺水的安全知识,让师生了解到预防溺水的重要性,增强了防溺水安全意识与自救技能。

  包明龙老师逐一讲解并现场演示心肺复苏、AED的使用方法、气道异物梗阻的救护方法,并穿插了模拟训练、学生实践操作等环节。

图片

图片

  图片在场的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在救护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当起了救生员,使用救生衣、进行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与救护,通过系列活动体验,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各项急救的基本要领。

图片

图片

  本次应急救护公益培训专题讲座是一堂不可或缺的“生命必修课”,通过这节课,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应对突发事故的急救意识,增强了自身应对突发事故的急救能力。泰安小学通过“小手拉大手”,鼓励同学们把急救知识带入家庭,带动家人提高急救意识和学习急救技能,增强校园急救的辐射作用,真正做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分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相关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