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个人中心 繁体版 简体版 长者助手 无障碍辅助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安全宣传教育

小空间大风险!警惕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信息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时间:2022-07-11 字体: [大] [中] [小]

  高温季节,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事故易发多发,这类事故在初期一般1人遇险,后因盲目施救、措施不当导致伤亡扩大,教训极其深刻,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事故,刻不容缓!

  有限空间是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密切接触的场景,有限空间作业中常见中毒窒息等事故,盲目施救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扩大。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方式是什么呢?来聊聊安全施救那些事儿~


  有限空间的事故,为何一再发生?这与有限空间的特点密不可分。

  什么是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长啥样?

  有限空间都长啥样?你认得出吗?

图片

  还有

图片

  还有

图片

  还有……

  有限空间为什么会杀人?

  有限空间为什么会杀人,有哪些隐藏的杀人手段,里面又有哪些危险呢?

图片

  除了上面3种较为常见的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外,还有淹溺、坠落、高温高湿、触电、固体掩埋等。

  原来,有限空间就是个大陷阱,表面上不引人注意,却杀机四伏!需要注意的是,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后,往往由于危害认识不到位,急于救人忽视防护措施,导致事故伤亡扩大。

  有限空间正确打开方式

  1. 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而且,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重新通风和检测后方可进入。同时,检测标准与检测工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图片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

  2. 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

  必须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有限空间与其他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或其它空间隔离;

图片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相关要求;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3. 装备准备要齐全

  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并配备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穿戴与使用,作业人员必须栓带救生绳;

  在缺氧或存在有毒物质(气体)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

图片

  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工具(照明);

  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图片

  在产生噪声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4. 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识

  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提前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明确有限空间现场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及检测人员的职责,不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图片

  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分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相关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