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国遭遇持续高温天气,目前高温已持续超30天,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6月以来(截至7月12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重庆、新疆、内蒙古等地多地高温日数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5—10天,其中河南大部、湖北北部、陕西东南部、安徽中部和北部、山东南部、江苏西北部等地偏多10天以上。
持续高温会带来哪些影响?一起来看!
一、热射病
7月以来,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已有死亡病例,持续高温下,家中厨房、午睡卧室、室内工作车间、户外作业工地……都有可能成为被“热进医院”的场所。
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甚至热射病。要预防热射病,首先要预防中暑。
当心!这4类人更易出现中暑或热射病
·体温调节能力不足,且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上升速度是成年人3~5倍的儿童
特别提示:高温天气,家长不要将孩子独自锁在车里;学校、幼儿园校车要防止将孩子遗忘在校车里。
·需要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例如交警、防疫人员、钢铁厂工人、建筑工人
·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例如消防员、户外健身者等
二、电气火灾
受高温天气影响,6月13日以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7个省级电网以及西北电网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电气线路老化、过载、短路,家用电器特别是空调、电扇等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安全隐患。
事故案例
6月27日,浙江杭州一居民楼空调外挂机起火,1名女子被困,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将火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
6月20日,广东兴宁一自建房4楼空调外挂机着火,被烧得只剩下一副残壳。
2021年8月30日,湖北襄阳一居民家中,由于电风扇连续运转突然起火,断电后住户用水将火扑灭。
持续高温,使用空调、风扇等电器设备,预防火灾事故,不能麻痹大意。
三、车辆自燃
近日,浙江杭州萧山消防在3天内扑灭了2起汽车自燃事故,所幸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安全提示
夏季高温,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可乐、香水、汽油等易燃易爆品,特别是疫情期间,不要将含乙醇的免洗洗手液放在车内。
车辆若长期未检修,油管线路会逐渐老化甚至破损,如渗漏出的燃油碰到发动机舱内的高温部件,易产生明火引发自燃。长时间驾驶,车辆发动机在高负荷、长时间运转下,发动机舱内的温度会快速升高,加之舱内相对密闭,热量不易排出,会导致线路软化以及零部件加速老化,从而增加车辆自燃的隐患。夏季驾车出行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降低自燃事故发生概率。不要私自或非法加装、改装车辆的电路、油路等,避免出现车辆电路过载或短路等可能引起车辆自燃的情况。
四、森林火灾
因温高雨少,近期我国浙江东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等地土壤墒情偏差,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受高温天气影响,7月11日,重庆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重庆市应急管理局、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气象局联合发布“森林草原火险红色预警信号”。
高温天气,在林区避暑游玩的同时,应切记,此时也是森林火灾高发危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