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区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荔湾区于2025年5月15日组织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并将荔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荔湾区防灾减灾科普中心)正式开放使用。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省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标志着荔湾区在构建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城市韧性方面迈出重要一步。荔湾区力求通过科学储备、高效调度和全民科普,切实保障辖内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增强社会抵御灾害风险的综合能力,着力打造“平战结合、政社协同、全民参与”的防灾救灾新格局。
一、强化应急保障,筑牢安全防线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日益复杂。荔湾区作为广州市的老城区,人口密集、建筑密集,防灾减灾任务艰巨。新建成的广州市荔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与荔湾区防灾救灾科普中心集应急物资储备、科普宣传教育和应急处置经验交流等功能于一体,是荔湾区北片应急物资储备枢纽,将确保在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等紧急情况下,救援物资能够第一时间调拨到位,为抢险救灾提供坚实保障。
广州市荔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荔湾区防灾减灾科普中心)选址西村街道西湾路,建筑面积378平方米,并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备生活救助类、应急救援类、三防类和消防类物资,并依托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物资动态调配。
二、普及防灾知识,提升应对能力
如果说应急物资储备是防灾减灾的“硬支撑”,那么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则是“软实力”。本次活动依托荔湾区防灾减灾科普中心,充分运用VR灾害模拟、虚拟灭火装置等前沿科技手段,面向各职能部门、西村街道社区和应急相关企业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开展AED使用、心肺复苏、小型火灾扑救等技能培训,同时,荔湾区应急管理局还邀请了蓝天救援队相关专家为活动参与人员展开了一场生动形象的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未来,防灾减灾科普中心将进一步联合应急管理、气象、消防、教育等部门,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和实战演练,推动防灾减灾科普“五进”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普及公众普遍关心的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将全国防灾减灾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的主题落到实处。
三、深化基层治理,打造“荔湾样本”
荔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与防灾减灾科普中心的成立,是荔湾区落实国家防灾减灾政策、构建“全链条”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里程碑,是荔湾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防灾减灾和物资储备政策的重要实践。该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广东省打假协会、众多企业和西村街道的大力支持。作为省内权威的质量监督与技术服务机构,广东省打假协会代表现场承诺,将建立物资质量全流程追溯体系,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对储备物资进行定期抽检,确保“储备物资用得上、关键时刻靠得住”,政企携手,共同织密安全防护网,推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理念在荔湾落地生根,为区域安全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