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挥系统升级,实施区域智慧防汛。今年机构改革以来,承接“三防”的新职能、新任务,及时启动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迅速在原安监指挥中心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成信息化应急指挥中心,整体迁移原三防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宝利通、金视通、华为、公安视频监控等四套系统的整合。开展“智慧应急”云平台二期工程,健全数字化应急预案资源库、应急物资资源库、应急队伍资源库等,构建“应急一张图”,新增加内涝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档土墙边坡区域等14个三防相关图层,累积图层105个,直观、实时显示我区防风防汛各项信息数据。充分利用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坐镇指挥中心即可实时掌握全区水闸泵站、在建工地和地下车库等重要防汛区域最新情况。对接市三防指挥部、气象服务和水利工程动态监管等系统,汇总风情雨情、水情及各水闸讯限水位等基础数据平台,提高应急指挥调度的数字化、实时化、可视化水平,有效提升防汛信息获取的效率以及防汛减灾的能力。
二、会商研判升级,实施视频调度防御。在一楼应急指挥中心全力打造新的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形成视频、音频和数据传输合一的综合网,以其快速、高效的特点,充分实现了国家、省、市级视频会议、气象会商、远程培训功能相结合。今年影响广东的第一个台风“帕布”期间,区多次召开防台风相关视频会商会议,邀请了气象、地质灾害、水利、房屋管理等重点领域专家,预测研判重点行业领域防台风形势,提出防范处置工作建议。及时传达省、市领导关于防台风“帕布”的批示精神和工作部署,通过视频会商,及时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对辖内在建工地、小额工程、地下空间、高空构筑物等重点隐患点开展排查,按照“一点一策一台班”要求,对96处危旧房及高边坡附近房屋进行安全检查,组建1500余人志愿都救援队伍,实施“敲门行动”,确保了全区无一人员伤亡。
三、通信网络升级,实施无线应急联动。为避免在“台风”“强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下,固网通讯可能中断,短时间内恢复难度大的问题,越秀区“三防指挥部”对45个安委会成员单位实行通信网络升级,全面构建“两对讲机、一手机”的无线电对讲系统,建立全区无线集群通讯专网,实现无线专网通讯全覆盖。同时,对区三防指挥部成员进行调整,增加排水公司、供电局、电信公司等3个单位进入指挥部成员单位名单,为指挥部、主要部门负责人配备卫星电话,利用卫星通信不受地面灾害影响的特点,为应急抢险救援提供一个快速响应、全面高效应急保障。每日采用区无线对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对全区所有街道及应急值守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呼点、抽点,对全区值守情况进行通报。进一步扩大值班范围,在原应急值班制度的基础上增设值班备勤组,确保每天3人24小时在岗值班,2人备勤。全区所有街道、应急值守相关职能部门均由领导带班,分单位领导、中层领导和党员干部三个层面,各一名人员共同值守,保持24小时在岗值班,采取“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实施无线应急联动,及时掌握和处理重大紧急情况,重要时段每日汇总值班情况报区领导,做到应急信息沟通通畅。
四、短信平台升级,实施应急精准发布。今年“越秀三防”数字化、信息化进一步升级,初步建成特色短信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能实现标签群发和区域靶向推送等功能,可划定指定范围,向指定人群精准发送信息。台风、强暴雨、强对流、高温期间,区各安委会成员单位接收短信平台信息,自动启动应急响应,防汛防旱防风二级以上应急响应时,三防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迅速到指挥部联合值守。今年以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短信平台向我区居民群众发送预警预报、台风安全知识、应急避难场所信息和其他紧急通知累计60多万条,及时高效开展防风防汛宣传,全面提升我区抵御自然灾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