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个人中心 繁体版 简体版 长者助手 无障碍辅助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市政协第二次会议第1079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信息来源:广州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3-07-10 字体: [大] [中] [小]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市政协第二次会议第1079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贵会提出的《关于全方位构筑极端气候防御体系,多维度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提案》(1079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协调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园林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会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经研究综合各有关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全方位构筑极端气候防御体系

  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三角中北部,靠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总面积****.*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万,常住人口****.**万,管理人口超过****万。广州濒临南海,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主要灾害有暴雨、台风、洪涝等,较少发生干旱和冰冻。暴雨集中发生在前汛期,台风集中发生在后汛期。北部山区防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中部城区防城市积水内涝,南部河网区域主要为防台风风暴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一)工程体系根据广州地形,采取北建库、南建堤(围)的工程措施,通过库、堤、闸联合运用,形成比较完善的上蓄、中防、下排的防洪(潮)工程体系。全市河流****条(其中骨干河流**条),总长****公里。水库***座(大型*座,中型**座,小型***座),总库容**.**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增城、从化、花都和白云四个区。湖泊**个,*千亩以上的堤围**个。水闸****座(大型**座,中型**座,小型****座),集中分布在白云、花都、增城、番禺和南沙五个区。泵站***座。堤防(岸)总长*****.**公里。

  市内的珠江堤防总长***.**公里,到2020年已全部达到设计堤顶高程(其中中心城区***.**公里,番禺区***.**公里,南沙区**.**公里)。中心城区珠江堤防的防洪(潮)标准为***年一遇,设计防洪(潮)水位为*.**米~*.**米,堤顶高程为*.**米~*.**米,二沙岛海心桥点位堤顶地面高程为*.**m,防浪墙顶高程为*.**米,安全超高*.**米。堤岸沿线中,因生产生活需要留有出口,作为亲水平台、下水台阶、运输码头等位置,还达不到防洪标准,如遇天文大潮、风暴潮、内江内河顶托,容易出现内涝、漫堤,需安装防洪挡板,实现不浸泡、不漫堤。珠江堤防防洪挡板共有***宗,总长为****.**米。

  (二)组织体系构建“1+11+44”的三防组织体系。“1”即市级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11”即11个区三防指挥部,“44”即44个市防总成员单位(党政部门 **个,军队救援组织*个,大型企业**个),***个镇街和****个村居均相应成立三防机构,全市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防组织体系。

  (三)责任体系一是调整机构、及时补充更新领导成员。二是落实制度,严格按照“三个联系、三个对接”。三是压实责任,市长、区长、镇(街)长担任三级行政责任人,全面更新录入三防责任人*.*万人,100%安装激活应急一键通APP,实时掌握雨情、风情、灾情和值班值守指挥调度、响应处置情况。

  (四)预案体系制定包括市级《总体应急预案》《北江大堤应急预案》《地铁应急方案》《指挥应对重大气象灾害工作措施》《联合值守工作制度》等预案和制度,健全组织协调、会商联动、指挥调度、响应处置等各项机制。市防总**个成员单位,以及区、镇街、村居结合实际,配套预案。村(居)全面普及“一页纸”预案指引。今年*月,又印发了《极端气候预案》,立足最坏最极端最恶劣、超出预期的天气状况,针对风雨水各类因素叠加的情况,根据三防法律法规及《广州市处置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极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等的规定,在总结我市防御洪水暴雨台风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广州市防御极端洪水暴雨台风应急预案》,规范发生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的极端暴雨、洪水、台风的防御、抢险、救援等工作,预案分工明确、职责到岗到人,可操作性强。

  (五)指挥体系建立完善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贯通的指挥体系,市、区、镇街均有政府应急指挥中心,按照六个有(有机构、有队伍、有装备、有机制、有预案、有培训演练),建立应急指挥室,依托政务云,构建 “一张图”,接入部、省、市、区系统共**个,基本满足实况、实时、实用、实战,实现信息共享、统一指挥、直达基层、快速响应的指挥管理。

  (六)保障体装备物资:有两类,一类是抢险物资,一类是救灾物资。抢险物资有*大类,约*亿元(龙吸水***台,抽水机****台,艇尾机***台,冲锋舟橡皮艇****艘,发电机****台,照明灯*.*万套,救生衣*.*万件,土工布**.*万平方米,编织袋***.*万个)。救灾物资有*个市级储备中心、**区仓库、**家企业代储和各个部门辅助,形成了1+11+31+N物资体系模式,储备**个种类生活物资**.**万件,约****.**万元。队伍力量:全市共有三防抢险队伍****支(专业队伍****支,民兵队伍***支),抢险救援人员*.*万人。每个镇街至少均有一支队伍以上,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在三防防范处突中发挥重要作用。依托公园、广场、学校、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建立健全防灾避险应急避护场所体系。

  建立巨灾保险试点。我市于2019年开展巨灾指数保险试点。选取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作为灾害因子,当该自然灾害达到一定的指数级别,触发预设保险赔付条件后,保险公司即对政府(非个人)进行赔付。根据广东省气候中心及市气象局对广州市近十年气象灾害数据及经济损失数据的分析结果,广州市因自然灾害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因台风、强降水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所导致,所以我市巨灾指数保险选择台风、强降水两项灾害因子。投保人为市政府,被保险人为各区政府,保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按1:1分摊;保险赔付条件触发后,承保保险机构将理赔款支付至各被保险人(即各区政府),各区政府自行管理和使用赔款资金。2019-2021年,全市共支付保费****.**万元,共计获赔****.**万元。

  二、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精准推进灾害隐患治理

  一是完成6类自然灾害致灾信息调查。完成了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火灾等6大类自然灾害孕灾环境及稳定性、致灾因子及危险性信息调查。二是完成重要承灾体的空间位置信息和灾害属性信息调查(包括完成全市***万栋城乡房的结构、抗震性能等基础信息调查,完成****公里的公路、****座桥梁,**座隧道等陆路交通设施调查)。三是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及重点隐患承灾体风险调查。四是完成我市各级机构抗灾减灾能力现状水平调查。

  在此基础上,利用普查数据成果,编制了广州港口自然灾害风险水路综合防治区划图,编制我市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并提出防治措施。制定城镇内涝气象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为内涝防御工作从“事中、事后”处置向“事前”风险管理转变提供了基础。编制我市水利工程未开展安全鉴定、未进行除险加固名录,并分批落实整改。编制精细化到镇街的暴雨重现期雨量,提供全市地铁所需各站口所在位置不同历时降雨参数。编制全市暴雨和大风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为我市政策性蔬菜气象指数保险提供技术支撑。对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开展群测群防、工程治理、专业监测等综合防治措施,2022年,全市在册隐患点由汛前***处、后汛期***处,治理减少到年末的***处;对重点区域的林相进行改造提升与封山育林建设,累计完成*****亩的森林碳汇工程、*.*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加强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在广州市范围内新建*个基本站,**个一般站,**个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示范终端,为下一步实现基于监测的秒级地震预警能力打下基础。狠抓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设:2022年完成**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含新建)建设,推进*座国省道危旧桥梁改造工作;推进城市防洪排涝水利提升工程,全市***个内涝风险点已完成整治***个;因地制宜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022年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平方公里;以房屋建筑承灾体调查图框为自建房排查底图,对图销号,2022年排查自建房约***万栋,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经营性自建房****余幢。

  三、加强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提升社区防灾减灾能力

  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强化领导促创建、规范标准求质量、创新活动增实效,目前全市共有208个社区(村)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总量位列全省第一。全面开展社区(行政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我市累计投入****余万元推动实现全市“十个有”建设全覆盖,提升了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四、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一)全面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印发《广州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包括:实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实施防洪排涝水利提升工程、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搬迁工程、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将自9项重点工程分解细化为46项具体任务,以多灾种、全周期贯穿综合减灾“防抗救”,以信息化、智能化赋能灾害防治“一体三预”,以问题导向推动实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形成未来3-5年减轻灾害风险的具体措施。2021-2022年全市在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累计投入约**亿元。

  (二)推动多层级协同的韧性城市建设。我市高度重视建设现代化韧性城市,将安全、韧性摆在交通规划的重要位置。一是以健全完善安全体系为主线,提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装备安全水平,提升交通运输保障和救援能力。二是构筑更具韧性的交通系统,提升交通安全风险适应与恢复能力,推动交通运输军民融合进一步发展。关于建设韧性交通,市“十四五”交通运输规划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建设丰富多样的交通空间,发展综合协调的交通方式,促进方式可多样化选择,注重倡导公交和慢行系统,增加空间环境冗余度。建设柔性冗余的交通基础设施,抓好防护建设,强化交通设施的吸收性、恢复性和承载力。

  (三)完善公园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抵御极端天气能力。市属公园景区大力推进排水系统、防雷防风防雨防涝系统、应急避护场所等设施改造和完善,为抵御极端天气夯实了基础。妥善处理极端天气应对。极端天气来临时,市属公园景区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必要时采取临时闭园措施,疏散撤离园内游客,并通过公园官方微信、园内广播系统和电子显示屏向公众发布临时闭园信息。建立紧急救援机制。为市民游客提供紧急救援设备及服务,特别是在市属各公园景区配备AED除颤仪,当市民游客突发心脏病症时,能够及时救助生命。五是加强安全防范宣传教育。通过广播、宣传栏、公众号等方式传播极端天气的危害和防护知识,提高游客对极端天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引导游客在极端天气时选择安全的活动。

  (四)严格河湖空间管控。加强《广州市河涌水系规划(2017-2035年)》与城乡规划衔接,将水系规划划定的全市****多条河流河涌、***多座水库、**余座雨洪调蓄湖以及规划河涌和水库的水系控制线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多规合一”管理平台进行规划管控。《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送审稿)将**条骨干河道和**宗大中型水库划定为市级蓝线,按照相关规定实施严格管控。在详细规划管理中落实河湖水系规划管控和保护要求。强化海绵城市规划管控。我市在详细规划管理中要求落实海绵城市和洪涝风险安全评估“三图一表”相关要求。2022年,编制及审查的***项控规成果共落实调蓄设施约****个,调蓄总容积约***.*万立方米,调蓄总面积约****.*万平方米。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设计方案审查复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环节均载明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用地清单环节征求水务部门意见并将相关复文交付用地单位。

  (五)构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立了城市级 CIM平台标准体系,构建起广州市三维现状模型,形成全市“一张三维底图”。CIM基础平台具备海量数据的高效渲染、三维模型与信息全集成、模拟仿真、可视化分析、物联设备接入能力、二次开发支撑能力等6大能力,支撑城市级数据精细化应用。经初步研究,CIM基础平台可在如下方面为建设我市城市应急管理应用提供支撑。一是二三维一体化展示与管理。CIM平台作为全市的三维底座,能够提供强大的二三维数据展示功能,可将地上三维模型、BIM模型、地下管线模型等数据进行分层显示,统一管理,帮助建立应急管理地图,并可在图上进行浏览、漫游、量测等操作,为宏观决策提供手段。二是应急场景模拟仿真分析。平台具备工地应急调度能力。当工地突发事件时,可快速定位到事发工地,掌握事发工地的危险源、危大工程分布情况,掌握周边应急救援物资、人员队伍分布情况,并第一时间就近调配相关救援物资。同时还可以通过智慧工地平台,了解工程基本信息,联系各方参建单位责任人,协同快速处理险情。三是模型与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地上地下三维模型与业务信息的集成,可实现四标四实、房屋建筑承灾体调查数据、自建房调查数据等与三维模型的关联,便于在发生灾害时快速计算出受影响的单位和人口。四是物联监测数据接入呈现。通过 CIM平台的物联设备接入能力,能够实现对灾害监测点的实时监控。如接入水文站、内涝点等区域水位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珠江主航道水位变化和城市内涝点积水情况。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控,查看现场水位情况,为防汛工作提供及时的水情信息,最大程度减少洪涝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目标导向,直面风险隐患,逐项梳理措施,全力推进我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防治体系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广州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推动《广州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实施,继续强化防灾减灾基础设施。

  (二)组织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区划评估,并推进自然灾害普查成果转化的信息化应用工作,为我市精防御自然灾害提供支撑。

  (三)持续推动《广州市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促进规划目标顺利完成。

  (四)大力夯实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基础。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为抓手,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各区实现村居防灾减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全覆盖,真正做到日常有宣传、风险广知晓、灾前有预警、灾中可避险、受灾得救助。

  (五)持续加强应急避护场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广州市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2023-2035年)》,印发和宣贯《广州市应急避护场所管理办法》, 推动全市应急避护场所规划、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防灾避险的安全需要。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7月3日


分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相关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