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个人中心 繁体版 简体版 长者助手 无障碍辅助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体会 | 踔厉奋发新征程 凝心聚力谋发展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23-02-14 字体: [大] [中] [小]

  <编者按>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精神在广州应急管理系统引发强烈反响。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新时代应急管理干部,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踔厉奋发的奋进姿态开创应急管理事业新局面,奋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踔厉奋发新征程 凝心聚力谋发展

天河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林穗炜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准确把握前进道路上的重大原则,自觉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担当作为、求真务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全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天河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重要安全支撑。在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中担起天河应急责任、展现天河应急作为。

01

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

  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立足“全灾种、大应急”抢险救援实战需要,整合全区安全生产、应急处置、防灾减灾救灾等力量资源,将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区防灾减灾委员、森林防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这“三委三部”整合成立一个区应急总指挥部,通过“合六为一”打造权威型应急指挥决策中枢,全面统筹指挥全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两类突发事件的“防、抗、救”工作,各成员单位相应由一名分管领导分管,各街道通过部门整合、职能整合、指挥调度整合、力量整合这“四个整合”,统一归口到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由一名分管领导负责,避免“九龙治水”和令出多门的情况发生。

02

健全完善全区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一是全面完善全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细化落实部门权责清单,坚持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落实行业监管职责,同时建立新产业、新业态的监管责任动态调整机制,消除监管盲区和漏洞,形成整体合力。

  二是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权责清单制度,推进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衔接好应急管理“防”“减”“抗”“救”的责任,将应急管理职责落实到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内设机构、岗位。

  三是全面完善全区三防工作责任体系,制定各三防成员单位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各成员单位的三防工作职责。

  四是加强专项考核。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对部门和街道的应急管理专项考核,改变过去考核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考核结果报区委区政府。

03

健全完善全区应急管理防控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风险普查制度。全区各部门、各行业、各街道要定期组织开展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将各类风险点按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明确防控措施和责任人,并及时更新公布。

  二是建立健全监测巡查制度。全区各部门、各行业、各街道要建立健全重大风险监测制度,建设重大风险点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事故灾害信息,建立智能化预测、预报、预警体系,推动实现从人防、技防向智防提升。各部门、各街道要建立风险点安全巡查制度,对较大以上风险点实施定期巡查,及时上报巡查信息。

  三是建立健全督导管控制度。区应急委要加强对各类安全风险巡查管控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各部门、各街道要在森林防火紧要期、主汛期、地质灾害多发期等重点时段加强针对性宣传警示教育和安全劝导。

04

健全完善全区应急救援体系

  一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天河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三年规划(2020-2022)》,有效整合全区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加强区应急救援“国家队”消防救援大队、各行业专业救援队伍、社会化救援力量建设,日常多训练、多演练,确保“拉得出、打得赢”。

  二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区应急管理部门结合辖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等状况,编制针对性强、上下贯通衔接的应急预案,指导部门、街道编制“多案合一”应急手册或现场处置卡并开展经常性的演练。

  三是加强应急预警应对。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加强极端气象、地震和地质灾害等信息收集研判,对可能导致事故灾害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监督和各部门和街道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四是加强应急救援处置。各街道、企业要加强自救互救,提高事故灾害初期处置能力。应急、消防、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在事故灾难或自然灾害发生后要立即赶赴现场。区、街两级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调度指挥应急力量,调配救援物资装备,加强联动,科学高效做好事故灾害救援处置工作。

05

健全完善全区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健全完善以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辅,协议储备、企业代储和家庭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二是加强应急培训保障。重点加强应急管理和抢险救援人员业务培训。

  三是加强应急宣传保障。



分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相关文件
-